跨学科高水平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院2021.9.26

2021年09月26日 15:30  点击:[]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年)》,科学把握“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主线: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发挥我校人才培养优势、科学研究集聚优势、科学社会服务功能,以前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为基础,聚力全校科研资源,建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

一、建设定位

面向政府和组织,围绕战略引领、技术支撑、科技推广、政策咨询、人才培养、精准扶贫等方面,开展科学研究和决策咨询,带动重大应用示范,建成辽东乃至辽宁地区一流的乡村现代化科学研究、政策咨询、建设规划、人才培训基地。

二、建设路径

站位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高度,对标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远景目标,把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围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五大振兴”的发展需求,以知识产权为基础,以技术创新需求为纽带,以文化交流为平台,以契约关系为保障,有效整合产、学、研、用各方资源,通过研究及自主创新,逐渐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专有技术

三、建设格局和目标

开展咨询服务。立足丹东,放眼辽宁,常态化服务地县级的咨询、规划编制工作,把成果转化为文件。

研究工作,立足辽宁,放眼全国,聚焦特色农业增收赋能机制、乡村文化和社会治理,建设课题体系,形成高水平的资政报告或其他形式成果。

学科建设,立足辽东半岛社会建设需要,以社会学为一级学科,以文化社会学为建设方向,内育外聘,强强联合,建成硕士学位授予点。

四、建设方向

(一)乡村产业兴旺研究

把握地域禀赋与产业主体深度结合的关键,以推动粮食生产科技化、加工产业规模化、经营主体多元化、质量效益最大化、区域农业协同化为目标,以“创”引领,为乡村振兴体系“架梁立柱”;以“特”制胜,为农业绿色发展“提档增速”。

1、建设产业兴旺的实力乡村

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产业链、价值链、利益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农业,通过多业态打造、多主体参与、多机制联结、多要素发力,构建种养加、产供销、农旅文等多元融合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支持开展“订单收购+分红”“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合作模式,确保农业收益和农民利益。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引领,实现多种产业融合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发展先导区、智慧农场、田园综合体等产业融合载体,建立利益联结紧密、配套服务完善、组织管理高效的示范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生态保护等多种功能的深度融合。

  强化科技要素支撑作用。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视察时关于“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重要指示精神,聚焦“农田、农机、农技”,促进农业科技化、水利化、机械化、生态化、信息化和标准化发展。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坚守耕地红线,保障国家粮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加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强对科技带头人、种养规模经营大户、新型职业农民的科技培训,逐步形成“专家+农技人员+基地+科技示范户”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推广模式。

  建设集约高效的组织服务体系。推进新型经营主体组织化建设,降低市场风险和交易成本。夯实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基础地位,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作用。系统开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农民的合作精神与现代契约精神。构建“新型经营主体+社会化服务+适度规模经营”的农业现代化发展路径,实现农业生产要素规模化、农业经营规模化、农业社会化服务规模化和农业产业融合规模化,破解“小农户与大市场”“小规模与现代化”之间的矛盾,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2、建设共享共富的幸福乡村

  拓宽农民的增收渠道。发展高效优质特色农业,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建立农民持续增收长效机制,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给农民工就业带来的挑战,加大失业或就业困难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的支持力度,提供更多务工就业路径,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加快推进农村资源要素市场化,积极利用大数据、信息、管理等现代要素,保障农民以生产要素入股的财产权利,提高生产要素增值率,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关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创新收入二次分配机制,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增加农民转移性收入。

  加快补齐农村民生短板。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继续加强完善农村路、水、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等值化。

  促进农民全面发展。优化农民全面发展的社会环境,使农民在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得到全面保障。推动城乡教育和健康事业一体化发展,优先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开展文化下乡活动,推进健康乡村建设,全面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创新乡村人才培育引进使用机制,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为农民全面发展注入新动力。

  3、建设“四化”同步的活力乡村

  以新型工业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发挥新型工业化的技术优势推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实现工业系统与农业系统的要素整合。依托特色资源培育引进一批综合竞争能力和引领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因地制宜建设一批规模化、专业化和组织化的生产基地;聚焦市场需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

  以城镇化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城镇化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城乡融合发展的两个方面。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发展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繁荣发展;加快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扩大农业产品规模、提升农业商品质量,保障城镇建设中广阔市场需求与要素供给。

  以信息化加快农业技术革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信息化深刻改变经济社会各个领域,也为农业和农村注入高质量发展动力。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推进农业智能化建设,释放数据要素对农业贡献的叠加与倍增作用,不断革新农业生产技术,实现农业、水利、气象、地理数据资源的共享和主要作物精准监测。创新农业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商,开展名优农产品直播带货,拓宽营销渠道。

(二)乡风文明研究

把握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三风”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融合的关键,以打造村民有情节可安放、有乡愁可寄托、有榜样可感染、有力量可带动、有精神力量可支撑为目标,以“承”引领,为乡风文明夯实文化底色;以“融”制胜,为乡风文明“提档增质”。

1、建设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

  推进农村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持续革新绿色生产方式,把生态资本变成富民资本。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竞争力更强的生态产品和服务。做大做强生态产业,推动改善农业生态系统,恢复和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化绿色生态要求,制定生态产品和服务的统一标准,加强对生态产品和生产全过程的生态性管理。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将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文化建设相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民精神文明进步相结合,积极开展农村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加强河道综合治理,推进“厕所革命”,祛除乡村生活陋习,实现村庄绿化美化、村容村貌整体提升。

  强化乡村环境系统治理。以创新生态补偿机制、产权制度、治理体系为重点,发挥体制机制对治理环境的引领保障作用。开展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保护和利用好黑土地这个“耕地中的大熊猫”;一体化推进治水、治气、治土工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和统防统治等技术措施,推行农业标准化清洁生产。

  2、建设留住乡愁的魅力乡村

  坚持正确导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强化农民群众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将农村优秀文化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加快农村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建设。

  保护地域特色文化。突出乡村的独特性和多样性,注重历史文化名村、文物古迹、传统村落、民族村寨、传统建筑等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积极开展对民俗、民风、民居等文化要素的保护。打造一批留得住乡愁的传统村落,提升乡村振兴文化质感。

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弘扬家庭和睦、尊老爱幼、科学教子的家庭新风尚,建设邻里守望、诚信重礼、勤俭节约的淳朴民风,培育农民群众的社会责任,强化农民群众在乡村建设中的主人翁责任感,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

(三)乡村治理有效研究

把握因地制宜、地方特色、科学治理三个要点,构筑符合乡村社会自治特点、合法合理合情的治理方式为目标,以“德”引领,为乡风治理夯实文化之基; 以“法”制胜,为乡风治理“提质增效”。

——建设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强化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势,在构建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中突出发挥党委、政府、社会、公众等各方面作用。建立尊重农民、清正廉洁、敢于负责的基层组织。立足于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加快推进治理方式和手段的多元化,把农村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具有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坚强战斗堡垒。

  完善“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党组织、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的乡村治理功能。在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下,完善群众自主议事、自治管理、自我服务机制,提高村民自治能力。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提高农民群众法治素养;强调道德教化作用,塑造尊老爱幼、济贫扶弱、维护公益的道德标准,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

五、建设路径

(一)团队建设

1、确立以突破乡村振兴共性关键技术和形成乡村振兴核心技术竞争力为目标整合产、学、研、用各方资源,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机制、渠道及人才培养、国内外合作的平台,支撑乡村振兴技术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和实施,引领省内乃至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方向

2、搭建项目平台。根据承担项目需求,专兼职结合,校内外结合,以辽东学院原有研究机构和相关学科为主体,聘请国内相关领域专家,促进成员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引导成员跨界合作、协同创新发挥研究院嫁接政府、连接市场的纽带作用通过协同合作,降低风险和成本,促进成员的共同进步,实现成员的自身发展。建成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乡村振兴相关研究智库。

3、人才培养

方向引领。结合国家的精准脱贫、建设创新型国家、区域协同、可持续发展等重大战略和重大需求,面向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产业发展、移风易俗、有效治理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各级各类项目为依托,引领全校相关领域中青年教师主动在服务乡村振兴中找位置、作贡献。

团队培育。通过组建项目研究团队,集聚培养一批符合研究领域的专家团队和青年人才队伍,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创新,为实现包括全体农村居民富裕生活在内的“美好生活”目标提供有价值的智力服务,真正培养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农业农村现代化高素质创新人才。

(二)社会服务

1、建设服务平台。在创新体制机制上下功夫,努力将研究院建设成为惠及农业、农村、农民的理论智库平台、科技研发平台和农业技术和基层治理模式的推广平台。结合乡村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决策咨询与政策建议,打造整区域、整县域乡村振兴的典型示范工程。对标国内外一流智库,充分发挥“思想库”“信息库”和“人才库”作用,努力提升科学研究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2、与地域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有效衔接。聚焦针对性与整体性、特惠性与普惠性、福利性与效率性的矛盾与乡村产业兴旺、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关系,同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相结合,关注农民群众对安全、环保、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在充分调查研究摸清实情和充分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统筹做好各项研究工作。拓广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准确判断和把握形势,有预见性地主动寻找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对接方式,通过政策内容和实施方式的解读,开展面向各级政府的政策咨询、方案设计、模式总结和决策参考等科技服务活动。


下一条:跨学科高水平研究院:现代特色农业研究院2021.9.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