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XXYW

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校新闻 > 正文

【主题教育】让丹东开遍“红杜鹃”——我校与毛岸英学校共同推进“红杜鹃”计划

来源:党委宣传部     发表于:2023-05-11    点击:

为全面落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推动发展的工作要求,5月11日,党委副书记吕志霞带队赴毛岸英学校就进一步推进“红杜鹃”计划作深入研讨交流,毛岸英学校校长谭家华等人参加了推进会。



推进会上,吕志霞对毛岸英学校在“红杜鹃”计划实施过程中给予辽东学院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她介绍了辽东学院的发展历程、办学优势和特色成果,并就我校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深入挖掘“抗美援朝出征地”红色资源,建立研究机构、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社会实践、开发全国首个《抗美援朝精神》课程等立体式红色文化建设开展情况和取得的成绩作了详细介绍。



吕志霞表示,辽东学院将在以往支教工作基础上,继续深化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辽东学院作为辽宁省“抗美援朝出征地”红色文化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牵头单位、辽宁省“抗美援朝精神”大中小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项目试点联盟单位的辐射作用,加快推动与毛岸英学校共建共育进程。要不断扩展毛岸英学校作为辽东学院“教育实践基地”、“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基地”和“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践学校的合作范围,将“红杜鹃”计划中师范生教育实习、建设红色文化展示区、讲述抗美援朝故事、编选红色故事、校本教材开发、大学生社会实践、两校互动参观等活动项目深入开展下去。

谭家华对辽东学院发起的“红杜鹃”计划表示热烈欢迎,她说“红杜鹃”计划实施一年以来,通过“大手拉小手”方式,各种支教活动进一步丰富和激活了毛岸英学校红色育人资源。下一步,学校将全力配合辽东学院,将各项丰富多彩的支教活动落到实处,共同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做出贡献,希望高校的教育资源让丹东遍地开满“红杜鹃”。

会上,吕志霞和谭家华共同为“‘红杜鹃’计划——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实践基地”揭牌。双方就进一步推动“红杜鹃计划”师范生支教、红色劳动教育、心理咨询等项目进行了深入交流。

作为辽宁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国防教育示范学校,毛岸英学校坐落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河口村,面对朝鲜,毛岸英烈士当年就是从这里跨过鸭绿江。为缅怀岸英业绩,弘扬英烈精神,宽甸县委、县政府于2003年在这里修建了毛岸英学校和毛岸英纪念馆,以告慰英烈,教育后人。

“红杜鹃”计划旨在通过与丹东地区中小学校联合开展各类红色文化教育项目,推进红色文化交流与建设,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实践中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助力乡村基础教育发展。计划实施一年以来,辽东学院党委宣传部、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团委等部门协同发力,深入以毛岸英学校为代表的丹东地区中小学校二十余次,数十名师范生和专家、名家参加了支教活动,为毛岸英学校开发美术、音乐、剪纸艺术三门课程的10本特色艺术教育校本教材,共同打造红色文化特色课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受到了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

红杜鹃一词选自抒情散文《我们爱韶山的红杜鹃》(作者:毛岸青、邵华),文章通过反复咏赞韶山的红杜鹃,缘物寄情,热情洋溢地表达了作者对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以及其他革命先烈的无限怀念和崇敬之情,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该文最初发表于一九七七年第九期《人民文学》,后列入高中语文教材。

“红杜鹃”作为红色文化建设符号,具有较为强烈的革命寓意,与毛岸英的家乡韶山有密切关联。杜鹃花又叫映山红,是丹东的市花;杜鹃花的一种兴安杜鹃,就是朝鲜有名的“金达莱”,“红杜鹃”能充分体现“抗美援朝出征地”元素。故,该项目取名——“红杜鹃”计划。

临江校区: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临江后街116号邮编:118001

金山校区: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文化路325号邮编:118003